軸承外圈有缺陷時,在解調頻譜上可見軸承外圈缺陷頻率BPFO及其高次諧波,如果外圈轉動的軸承,可能出現其轉速頻率的邊頻。

調製的原因:當內圈出現故障時,如果它位於加載區域時,產生的衝擊會更加劇烈,從而產生更高的振幅。當內圈故障位置移出加載區後,其振幅又會降低,並在軸承頂部達到*小值。在這種情況下內圈的故障頻率被(內圈的)旋轉頻率所調製,可以在頻譜中看到1X邊頻帶出現。
軸承滾動軸體故障的解調頻譜特點
軸承滾動體有缺陷時,在解調頻譜上可見軸承滾動體缺陷頻率BSF及其高次諧波,以及出現轉速頻率的邊頻;此外,由於滾動體對外圈的碰撞強於對內圈的碰撞,在解調譜上還會存在BSF的半諧波。
如果滾珠故障也會產生調製。當滾珠運轉在載荷區會產生比運轉在非載荷區更強烈的衝擊。越接近載荷區,振幅越高。滾珠沿軸承以保持架頻率FT滾動。該頻率低於1X,大約等於0.4X。
軸承保持架故障的解調頻譜特點
軸承保持架有缺陷時,在解調頻譜上可見軸承保持架缺陷頻率FIF及其高次諧波;此外,由於軸承潤滑**也會引起保持架與滾動體的直接接觸而出現保持架缺陷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