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心泵安裝順序
1、機組運至現場時,附帶底座者已將水泵和電機校正,找平底座時可不必卸下水泵和電機,所以安裝十分方便; 2、將底座放在基礎上,並在地腳螺釘附近墊楔形鐵,將底座墊高20~40毫米,作校平後填充水泥漿之用; 3、用水平儀檢查底座的水平度,找平後用水泥漿填充底座,待水泥幹涸後應再次檢查水平度; 4、當機組功率較大時,為了方便運輸可能會將泵、電機及底座分開包裝,這時即需要用戶自行安裝,校正水泵機組,其方法如下: a 將底座的支承平麵、水泵腳和電機腳平麵上的汙漬清洗幹淨,並將水泵和電機放到底座上; b 調整泵軸水平,找平後用螺栓將水泵固定在底座上,以防走動; c 吊起電機,使泵聯軸器和電機聯軸器配合,放下電機到底座上相應位置; d 調整兩聯軸器間隙為5mm左右,並校正電機軸與泵軸的軸心線是否重合,其方法是將平尺放在聯軸器上,兩聯軸器外圓應與 平尺相平,若不重合,應調整電機或泵的相對位置,或墊以薄鐵片來調整; e為了檢查安裝精度,要在聯軸器圓周上幾個不同的位置用塞尺測量兩聯軸器平麵間的間隙,聯軸器平麵一周上大和小的間隙之差不得超過0.3mm,兩端中心線上下或左右的差數不得超過0.1mm。
5、當機組不帶底座時,則需在基礎上直接安裝,其方法與4、相似,但應更加注意校正。
二、起動與停車
(一)起動前準備
1. 用手撥轉電機風葉,葉輪應無卡磨現象,轉動靈活。
2. 打開進口閥門,打開排氣閥使液體充滿整個泵腔,然後關閉排氣閥。
3. 用手盤動泵以使潤滑液進入機械密封端麵。
4. 點動電機,確定轉向是否正確。
(二)起動與運行
1. 全開進口閥門,關閉吐出管路閥門。
2. 接通電源,當泵達到正常轉速後,再逐漸打開吐出管路上閥門,並調節到所需工況。
3. 注意觀察儀表讀數,檢查軸封泄漏情況,正常時機械密封泄漏,<3滴/分,檢查電機、軸承處溫升≤=70度C,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三)停車
1. 逐漸關閉吐出管路閥門,切斷電源。
2. 關閉進口閥門。
3. 如環境溫度低於0度C,應將泵內液體放盡,以免凍裂。
4. 如長期停用,應將泵拆卸清洗,包裝保管。
泵的維護與保養
(一)運行中的維護和保養
1. 水管路必須高度密封。
2. 禁止泵在汽蝕狀態下長期運行。
3. 禁止泵在流量運行時,電機超電流長期運行。
4. 定時檢查泵運行時,電機超電流長期運行。
5. 泵在運行過程中應有專人看管,以免發生意外。
6. 泵每運行500小時應對軸承進行加油。電機功率大於11KW配有加油裝置,可用高壓油槍直接注入,以保證軸承潤滑優良。
7. 泵進行長期運行後,由於機械磨損,使機組噪聲及振動增大時,應停車檢查,必要時可更換易損零件及軸承,機組大修期一般為一年。
(二)機械密封維護與保養
1. 機械密封潤滑應清潔無固體顆粒。
2. 嚴禁機械密封在幹磨情況下工作。
3. 起動前應盤動泵(電機)幾圈,以免突然起動造成密封環斷裂損壞。
維護與保養
1、檢查離心泵管路及結合處有無鬆動現象。用手轉動離心泵,試看離心泵是否靈活。 2、向軸承體內加入軸承潤滑機油,觀察油位應在油標的中心線處,潤滑油應及時更換或補充。3、擰下離心泵泵體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或引漿)。 4、關好出水管路的閘閥和出口壓力表及進口真空表。5、點動電機,試看電機轉向是否正確。6、開動電機,當離心泵正常運轉後,打開出口壓力表和進口真空泵視其顯示出適當壓力後,逐漸打開閘閥,同時檢查電機負荷情況。7、盡量控製離心泵的流量和揚程在標牌上注明的範圍內,以保證離心泵在高效率點運轉,才能獲得大的節能效果。8、離心泵在運行過程中,軸承溫度不能超過環境溫度35C,高溫度不得超過80C 。 9、如發現離心泵有異常聲音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因。10、離心泵要停止使用時,先關閉閘閥、壓力表,然後停止電機。11、離心泵在工作頭一個月內,經100小時更換潤滑油,以後每個500小時,換油一次。12、經常調整填料壓蓋,保證填料室內的滴漏情況正常(以成滴漏出為宜)。13、定期檢查軸套的磨損情況,磨損較大後應及時更換。14、離心泵在寒冬季節使用時,停車後,需將泵體下部放水螺塞擰開將介質放淨。防止凍裂。15、離心泵長期停用,需將泵全部拆開,擦幹水分,將轉動部位及結合處塗以油脂裝好,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