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平衡的定義就是在轉子一個校正麵上進行校正平衡,校正後的剩餘不平衡量,以保證轉子在靜態時是在許用不平衡量的規定範圍內,為靜平衡又稱單麵平衡。
動平衡的定義就是在轉子兩個校正麵上同時進行校正平衡,校正後的剩餘不平衡量,以保證轉子在動態時是在許用不平衡量的規定範圍內,為動平衡又稱雙麵平衡。
2.如何選擇轉子的平衡方式
其選擇有這樣一個原則:隻要滿足於轉子平衡後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靜平衡的,則不要做動平衡,能做動平衡的,則不要做靜動平衡。原因很簡單,靜平衡要比動平衡容易做,動平衡要比靜動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費用。那麽如何進行轉子平衡型式的確定呢?需要從以下幾個因素和依據來確定:
1)轉子的幾何形狀、結構尺寸,特別是轉子的直徑D與轉子的兩校正麵間的距離尺寸b之比值,以及轉子的支撐間距等。
2)轉子的工作轉速。
3)有關轉子平衡技術要求的技術標準,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轉子做靜平衡的需要的條件
在GB9239-88平衡標準中,對剛性轉子做靜平衡的條件定義為:"如果盤狀轉子的支撐間距足夠大並且旋轉時盤狀部位的軸向跳動很小,從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動平衡),這時可用一個校正麵校正不平衡即單麵(靜)平衡,對具體轉子必須驗證這些條件是否滿足。在對大量的某種類型的轉子在一個平麵上平衡後,就可求得*大的剩餘偶不平衡量,並除以支撐距離。如果在*不利的情況下這個值不大於許用剩餘不平衡量的一半,則采用單麵(靜)平衡就足夠了?從這個定義中不難看出轉子隻做單麵(靜)平衡的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麵:一個是轉子幾何形狀為盤狀;一個是轉子在平衡機上做平衡時的支撐間距要大;再一個是轉子旋轉時其校正麵的端麵跳動要很小。
4.轉子做動平衡需要的條件
在GB9239標準中規定:"凡剛性轉子如果不能滿足做靜平衡的盤狀轉子的條件,則需要進行兩個平麵來平衡,即動平衡。"隻做靜平衡的轉子條件如下(平衡靜度G0.4級為*高精度,一般情況下泵葉輪的動平衡靜度選擇G6.3級或G2.5):
1)對單級泵、兩級泵的轉子,凡工作轉速≥1800轉/分時,隻要D/b<6時,應做動平衡。
2)對多級泵和組合轉子(3級或3級以上),不論工作轉速多少,應做組合轉子的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