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氣係統一端與發動機相連,另一端則通過掛鉤與車體相連。發動機的振動傳遞給排氣係統,然後在通過掛鉤傳給車體。車體的振動通過座椅、方向盤和地板直接傳給顧客,同時車體的振動也會幅射出去,在車內產生噪聲。所以控製傳到車體的力是排氣係統振動控製的*重要的目標之一。
排氣係統的振動分析涉及到三個方麵:模態分析,動力分析和傳遞渠道的靈敏度分析。排氣係統的結構非常複雜,幾乎不可能用經典的力學分析來了解其振動特性,在工業界,有限元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排氣係統的振動源
排氣係統的振動源主要有四個:發動機的機械振動,發動機的氣流衝擊,聲波激勵和車體的振動,如圖1所示。**,發動機機械振動。排氣係統直接與發動機相連接,因此發動機的振動也就直接傳遞給排氣係統。**,氣流衝擊。高速氣流經過汽缸排出,直接衝擊排氣多支管,從而引起排氣係統振動,特別是對於轉彎較急的部分。當氣流進入到排氣係統後,氣流在管道內產生紊流,從而引起排氣管道的振動。第三是聲波激勵的振動。聲波在管道中運動時,會對管道和消音元件等結構產生衝擊,因此而引起振動。排氣係統是通過掛鉤與車體相連,因此這些振動會通過掛鉤傳遞到車體。
排氣係統的第四個振動源是車體的振動。這個振動傳遞方向與前麵三種相反,車體振動也會通過掛鉤傳遞到排氣係統。這種傳遞會逆向傳遞到發動機,從而加大了發動機的振動。
圖1 排氣係統的振動源
二、排氣係統的振動模態分析
模態分析是排氣係統動力計算的關鍵。荔枝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知道排氣係統與發動機和車體相連,因此排氣係統的模態必須與發動機的激振頻率和車體的模態分開,否則
係統耦合在一起會產生強烈的共振。通過排氣係統的模態分析還可以知道係統的節點和反節點,從而可以更有效地布置掛鉤的位置。通常,掛鉤是放在節
點的位置,這樣傳遞力會*小。在排氣係統模態分析時,通常要對下麵幾個指標設定目標:
**階垂向彎曲模態
**階橫向彎曲模態
**階橫向扭轉模態
模態密度
**階垂向彎曲模態和**階橫向彎曲模態是排氣係統中*容易被發動機激勵起的模態,同時這兩個模態的振動也*容易傳遞到車體並與車體發生共振。因此這兩個模態的頻率目標是:與發動機的激勵頻率避開,與車體的固有頻率避開。在四輪驅動和全輪驅動的汽車中,排氣係統有時候與傳遞軸係共用支撐架,因此排氣係統的頻率也必須與傳遞軸係的頻率分開。圖2和圖3分別示意一個排氣係統的**階垂向彎曲模態和**階橫向彎曲模態。
圖2 **階垂向彎曲模態(側視圖)
圖3 **階橫向彎曲模態(俯視圖)
發動機的*低轉速一般設計成600rpm。對四缸發動機來說,600rpm對應的發火頻率為20赫茲;對六缸發動機來說,600rpm對應的發火頻率為30赫茲。所以排氣係統中低於20赫茲的模態很難被激勵出來。而高於250赫茲模態的動力響應一般比較低。這樣排氣係統的模態分析多半是在20到250赫茲之間的範圍內。
在設計排氣係統時,要使得其模態越少越好。如果模態太多,那麽係統某些頻率很容易被激勵起來,振動容易被傳遞到車體。通常排氣係統應該盡可能地設計成一條直線,如圖4(A)所示,而避免彎曲的形狀,如圖4(B)所示。
(A)
(B)
對於圖4(A)這樣的筆直係統,不僅振動模態少,好控製,而且流體在管道中流動通暢,因此背壓小,功率損失小。另外,這樣的簡單結構重量輕,成本低。相反,對於圖4(B)中的彎曲係統,不僅振動模態多,不好控製,而且背壓很高,係統的功率損失大。另外,這種結構重量大,成本高。
影響排氣係統模態的因素有:排氣係統中管道的走向(筆直係統或彎曲係統),柔性連接管的剛度,掛鉤的數量和位置,掛鉤隔振器的剛度等等。排氣係統的模態與振動基本上是用有限元來分析。圖5(A)表示一個排氣係統的有限元模型,圖5(B)為消音器及管道的局部圖。